上次回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三个场景
这三个场景都发生在医院里。每个场景中都有一个人。每一个场景我都无数此的在电影电视里看到过,但是没有一次像这三个场景一样给我带来如此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是文字无法描述的,但是我还是打算用最粗糙的语言把它们写下来。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儿科病房,主角是一个母亲。我没有看到这个母亲,只是听到了几下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她具体喊的什么事后我问了几个医生大家都没有听清,反正不是“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之类的话。我想这位母亲看到孩子的险象时,连0.01秒的让语言中枢组织出合乎逻辑的呼救语言的时间都略过了,而是直接本能的发出呼救声。实际上她呼救的语言已经不重要了,她的声调已经像一根根的针一样,直接把她的感受注入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脏, 没有人听清她呼叫什么,一秒中后我傍边的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冲出去了。我看过的任何电影电视中的呼救声和这个相比似乎都不是那么紧急了。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儿科医生办公室,主角是有一个12岁独生子的父亲。他大概1米8多,身上的衣服很旧,一看就是很穷的农民。他的两个兄弟和他在一起,没有他高,没有他英俊,衣服是一样的旧。他不说话,脸上的表情介于没有表情和有心事的表情之间。这时候给他儿子诊断的医生进来了。医生说他儿子虽然还没有抽取脊髓液化验(因为他儿子怕疼坚决不让医生在背上扎针),但是血检表明他儿子血液中的癌细胞数量比一般的白血病都要高出140倍,非常少见,已经毫无疑问的是白血病,而且是最恶性的一种,随时有可能脑血管破裂而死(这也是医生不敢过分劝说小孩抽脊髓液的原因,因为小孩情绪一激动可能就脑出血了)。这种情况下要马上住院治疗(需要天量的医药费)+病人配合(因为小孩非常扭所以需要非常高超耐心的劝说)才可能有一线希望。这个父亲毫无疑问没有这个财力。而当他得知了孩子的病情,意识到没有这个财力之后,也没有了劝说孩子的勇气与希望。这时他没有任何激励的情绪反应,也没有说什么话,脸上的表情似乎还是那个样子。医生问他什么想法,他说不住院了,回家吧。看着他的脸,我感到窒息的绝望,窒息的绝望。然后他们兄弟三个办了一点简单的手续之后就走了。那一刻我特别希望自己是巨富。
第三个场景发生在姥爷的病房,主角是姥姥。当时外公病危住院已经一个月,我们一直没有将实际情况告诉姥姥,姥爷。后来一个医生不知情把实际病情告诉了姥姥,姥姥才知道姥爷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了。这个场景发生在姥姥知道姥爷病情后的第三天。当时姥爷侧卧,姥姥坐在他床头。姥爷问做医生的女婿出差还要多久回来,姥姥说还要2个多星期。我想姥姥说完后意识到姥爷可能再也见不到他特别信任的女婿了,这时候她以一种我从没见过的眼神注视这姥爷几秒中,在这几秒的注视中我精确的读出姥姥的脑中飞速的回放着眼前这个和她生活了快60年的老头曾经带给她的酸甜苦辣,我精确的感受到姥姥意识到这一切两个人的酸甜苦辣即将结束。当年的美丽少女注视着当年的英俊男子。。。没有一个演员模仿的出这几秒种的注视,因为它需要一生的准备。很快姥姥站起身来坐到姥爷看不见的地方,流了几滴泪然后又擦掉。看到这里我瞬间泪涌不止,拿起一捐卫生纸出去狠是擦了一通。我回来之后坐了一会平静了一会,但突然又无法发抑制眼泪,所以又出去擦了一通。当我第二次回来时,姥姥坐到我身旁,像小姑娘一样挽着我的胳膊,头靠在我的肩上。她知道那一刻我最能体会到她的感受。
愿神赐福有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