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中文罗马化

拉丁语系的人只要学会认读写二三十个字母,再加上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读写了。他们学习读写所画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只是学中文的零头。这后面的蝴蝶效应是这样的:他们6,7岁即可读写,我们9岁10岁才能独立读写;这就意味着在有限的社会教育资源下,他们可以实现更好的国民教育;较大比例的受过教育的人是科技文化的产生兴旺的基础,我猜这也是欧洲首先产生科技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错,中文有它特有的魅力,而且学中文也能训练人的一些素质,例如想象力,毅力等。但是绝大多数人仅仅把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在选择工具时我们应该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支持简体字,更支持中文罗马化。而且,中文罗马化有利于中文在国际上的推广,是中文成为世界语言的必要条件。

中文罗马化的一个很大障碍是中文里同音字太多。这大概是上世纪上半叶导致我们最终放弃罗马化的原因之一。这个需要探索解决,一个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把词而不是字作为单位,例如”今天”不是写作"jin tian"而是写作”jintian”. 例如:

jintian de tianqi zhenhaoa! chuntian zhongyu laidaole!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春天终于来到了!)

毫无疑问,罗马化的中文一开始看起来很累。但是正如做任何事情一样,开始总是最难的。近期我会在自己的微博里做个试验,探索罗马化的可行性和方案。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