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德国
过年和家人聊天时想起了几件我在德国的出行经历。
第一个故事:我第一次出国来到慕尼黑是在夏天,当时住在一个旅馆里。刚到的几周谁也不认识,下班之后太阳还老高,所以我就在书店买了张地图拿着到处乱逛。由于时间很宽裕加上第一次出国在我眼里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我没特意去那些著名景点,而是漫无目的的在大街小巷转悠,这样到是经常不经意间找到一些G点。记得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拿出地图琢磨该向哪个方向走的时候,经常有跑步骑车的人停下了问我要去哪里。见到这么纯真热情的人们,我一感动就拿着地图随便一指说我想去这儿,然后他们就耐心的给我指路,有的人还真的要给我带路。次数多了之后,我再看地图都是偷偷的找个周围没人的地方了。
第二个故事:这样转了一周之后我决定考验一下我的识路能力。有一天我特意没带地图,只带上写有酒店地址的钥匙和钱包上路了。3个小时后我发现自己迷路了,因为我住的是小旅馆所以问了几个人也没有人知道。这时天色已晚肚子乱叫,正巧看到前面有几辆出租车,所以我决定打的回去。我向司机出示了一下我的旅馆地址,说我住这里但是我找不到路了想坐车去这里。结果司机给我说旅馆再走10分钟就到了,而打的起价就要10欧,如果你愿意的话我给你说怎么走。于是我就按照他的指示很快到达了旅馆省了不必要的花费。
第三个故事:后来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有一次我的自行车出了故障,如果用力蹬的话就发出烦人的噪音,于是我就去了慕尼黑Hohenzollernplatz附近的一个修车店。修车的德国大叔骑了一圈看了看,给我说你这个配件坏了需要更换,我可以给你换一个通用的配件,虽然可以用,但是如果有完美的符合你的车型的配件会更好些。他建议我去附近的另一家配件很全修车店看看,如果另一家没有的话再找他换通用配件。于是我到了另一家,这家的小伙看了看说,他们有完美的配件,配件加维修要45欧元。他接着问我自行车什么时候买的,我说大半年以前,他说不到一年的话应该是可以免费保修的,他建议我去买的地方问问。最后我就按着他的建议在商店里免费维修了。
我给妈妈说了这些事之后,妈妈说其实文革以前的中国人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