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北京(回国第一天没条理的见闻感受)
看着匆匆的路人,我带着一丝难于挥去的罪恶感无所事事的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
大街上包子的香味。
附近小学大喇叭喊早操的声音:“注意集体行动!” “注意保持队形!好,不错!” 。。。
啖迹斑斑。
插队没商量。
山寨。
校服。
家人,美味,老同学。
大。
挤。
地铁站站间距很长。
监视器,安检。
机场严肃的入关安检人员清一色的带着口罩,我看到后强忍住没有笑。
铺天盖地衣着不整但是对我很友好的保安小弟弟。
Jack \& John 里过分殷勤的众多大波导购小妹妹。
有超级好的服务,有超级差的服务,有超级过分的服务。基本上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成反比。
在地铁上很多人玩psp, 很多人似乎在手机上看新闻。
地铁的电视上反复播放新版的歌唱祖国,分别又一个男高音,一个女通俗,一个女童演唱,背景中一个炼钢炉在铸造一个镰刀锤子标志。
燕莎友谊傍边有一个地道的慕尼黑啤酒馆。
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人们在为享受生活而奔波。
“不要吃了两天国外的饭,回来就对中国说三道四。”
现实中老百姓有时淳朴有时感人的真切的笑和泪。
电视上很假的笑,泪和赞叹。
张艺谋和他的手下合影时一起高喊“1,2,3,茄子~~~!”
工作,钱,房子,投资。
高效率与高浪费造成的低效率并存。
富人的北京,穷人的北京。
你可以在北京生活一辈子,但是你很可能一辈子也不理解北京。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